beat365 手机版官方网站
人工智能无疑是最近一段时间最响亮的名字。特别是今年的诺贝尔奖——三大自然科学奖项中的两项都颁给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研究,这样的结果更让人工智能在教育界和科技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看到颁奖结果我有两个感受,一个是震惊,一个是振奋。”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长聘副教授孙浩在不久前举办的“2024通州·全球发展论坛”上说。
毋庸置疑,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汹涌而至,人类文明演化进程加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需要创新驱动。在这一背景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同时提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人工智能为什么危险?”不久前,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在“2024通州·全球发展论坛”上向大家展示了一个坐标轴——人类的知识认知程度是横轴,认知领域维度是纵轴。在这个坐标轴上,起初人工智能的智力水平处在人类下面,但是仅仅几个月的学习时间,人工智能就上升到了人类的本科水平beat365 手机版官方网站,然后是硕士水平,“并且还在不断向前”。
“在我们传统的概念当中,学校的任务基本上是传授知识,人工智能通过机器进行深度学习,这种学习过程让人工智能拥有了海量的知识库,可以替代单纯的知识传授。”在前不久举办的2024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宣勇提出,人工智能技术给知识传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有专家指出,在这种情况下要区分两个概念,知识和知识体系。“知识是客观的,而知识体系作为一种系统性的存在是有功能的,反映人类特定的目的性,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系统,把碎片化的零星知识集成提供框架,有助于获取新的知识、整合新的知识,以不断地满足改造现实世界的需要。”宣勇说,“我经常打一个比方,传授知识的过程类似于建设校园的过程。碎片的知识就像钢筋、水泥、砖头、玻璃这些建筑材料,如果没有建筑师把它们按照一定的使用功能和审美原则建构起来,这些钢筋水泥是无用的。一旦建筑师用建筑框架把它们关联起来,赋予一定的功能,就能实现这些建筑材料的价值。”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一些工作可能被替代,这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担忧,不过,人们大多认为,更容易被替代的是那些有危险性或者重复性工作。“其实,做研究也是如此。”新加坡工程院院士颜水成在不久前举办的“2024通州·全球发展论坛”上说,以前认为学术界走在工业界前面,学术界做出研究引领工业界去思考新的机会。“但现在,至少在人工智能领域,工业界做得比学术界更好了。学术界出现一个我们不愿意听到的现实,就是为了发论文而发论文。”
“我们一直都说要做‘AI+’beat365 手机版官方网站,但是发现并不容易,为什么?”在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文继荣看来beat365 手机版官方网站,真正做好人工智能并不是“人工智能科学家+化学家”或者“人工智能科学家+物理学家”这么简单,真正能成功的是两门知识在一个人脑子里交叉,要很自然地融合。这其实需要首先在基础学科上学得过硬和扎实。
不少专家认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趁早。林蕙青提到,要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在知识教育、能力培养、专业训练、通识教育等方面下功夫,挖掘学生创新潜力,激发创新兴趣,点燃创新热情,提升创新能力。从单纯面向有创新意愿的学生向全体学生转变,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培养转变,让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组、早进科研团队、早进项目学习,推动教育教学从“知识为主”转向“能力为先”。
任友群认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坚持与时俱进。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要探索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如何有效衔接,畅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通道,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要推进“四新”学科建设,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加快构建“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不断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还要完善拔尖人才选拔程序和评价机制,扩大高校人才选拔自主权,提升公众对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认可度。
今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闭幕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上,有不少项目是将AI与参赛者自身专业相结合的创新。比如,北京邮电大学“码上”项目,为学弟学妹们请来“专属”的智能编程答疑AI老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SwanLab”项目则打造了一款为AI从业人员“减负”的AI训练工具;厦门大学“基于昇思Mindspore的智慧行业解决方案”项目团队成员余可亦介绍,通过构建AI视觉感知算法和云端三体协同的智能架构,能够对航空发动机的视觉缺陷用“AI眼”进行精确检测。
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原校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严纯华在2024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则提出了要打破大中小学各学段的壁垒,有效衔接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实现不同学段层次的差异培养、合理延展、有效贯通,构建系统化、长效化的大中小学一体化的贯通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beat365 手机版官方网站,这样才能选育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科研潜质、实践能力的高水平人才。要依托“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等,推动高校和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互相衔接、螺旋上升、渗透融合,健全完整的育人链条beat365 手机版官方网站,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早发现、早培养、早成长。
对于网友反映白粥价格太贵的问题,上海浦东新区市监局潍坊市监所工作人员表示,网传信息已记录下来,将与相关负责人反映核实情况。对于企业自主定价商品,“价格(是否)过高不好随便定义,要看实际情况”,若商家没有明码标价或哄抬物价,将进行监管。如果消费者有直接证据,可在12315平台投诉举报,监管部门会启动调查流程。
中新网上海11月26日电 (记者 许婧)由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牵头,京津沪渝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召开的产品质量可靠性创新大会26日在上海举办。会上,京津沪渝市场监管部门共同发布了《产品质量可靠性通用管理指南》,并向31家企业颁发了2024年度产品质量可靠性创新“最佳实践”典型案例,向6家企业颁发了2024年度FMEA(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应用创新实践典型案例。
会上发布的《产品质量可靠性管理通用指南》,针对我国企业在产品质量可靠性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管理理念滞后、技术标准不统一、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该指南系统构建了完整的质量管理框架,全面阐述了可靠性设计与分析、可靠性试验与评价以及使用可靠性评估与改进等方面的要求,对于如何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产品质量可靠性管理机制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详细列举了制造企业可靠性工作的项目和种类,并给出详细的要求和实施步骤,为制造企业提供了清晰的实施路径。通过提供一套科学、系统的可靠性管理方法,助力企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实现质量与效率的双重提升,对于提升制造业整体质量水平、保障生产安全、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23年,上海率先开展产品质量可靠性创新试点工作,制定首个产品质量可靠性评价通用要求,孵化企业67家,培育人才264名,开展首次可靠性创新“最佳实践”活动。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姿态,制定了《产品质量可靠性评价通用要求》,探索开展了可靠性创新“最佳实践”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2024年,京津沪渝四地直辖市通过政策同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合印发《关于联合开展产品质量可靠性创新实践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立京津沪渝产品质量可靠性创新实践工作协作机制,共同组建首批8个可靠性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四地市场监管直属质检机构、四家汽车行业头部平台首批入驻beat365 手机版官方网站,共同建立具有80名高可靠性技术专家的专家库,健全公益培训、宣传动员、技术帮扶、培育孵化、经验推广等衔接贯通的可靠性创新实践工作机制beat365 手机版官方网站,促进四地产品质量由满足符合性向追求高可靠性转型。到2025年beat365 手机版官方网站,基本形成赋能四城、带动周边、辐射全国的可靠性创新实践样板,为推动我国产品质量可靠性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