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博manbetx登录手机版
中新网梧州11月13日电 (张广权)2024年广西文化旅游产业投融资大会12日在广西梧州市召开。岭南城市文化旅游(区域)合作发展联盟城市代表及投融资机构、国内外知名企业及行业协会负责人等250多人参加。会上发布了一批2024年广西最具投资潜力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市人民政府、区内外投融资机构、金融机构及知名企业签署多项协议。
会上,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化学南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执惠集团、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投融资机构和企业代表,从广西文化旅游产业投融资机遇与潜力、广西招商投资环境、广西夜间文旅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作推介和经验分享。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代表推介支持广西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系列金融产品。
大会坚持“项目为王,金融赋能”,为金融机构与文旅企业搭建了合作桥梁,促成多个项目签约落地,为广西文旅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62个广西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在会上成功签约,签约金额316.9亿元。工商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等6家金融机构与广西文旅企业签署融资授信协议,总授信金额达530.06亿元。梧州市人民政府与4家金融机构签署支持梧州市大健康和文旅体育产业发展合作协议。
农兴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4月,是乌兰县首家冷水养殖企业,主要以虹鳟鱼养殖、销售为主。合作社利用承包的70亩鱼塘,在自然条件下养殖虹鳟鱼。该企业负责人表示:“除了养殖虹鳟鱼,我们将利用现有资源打造休闲垂钓旅游产业,实现餐饮产业融合发展,既为乌兰县冷水鱼养殖产业发展奠定基础,也为乡村振兴添加动力。”(完)
经济发展的成果不仅体现为物质财富增多,更体现为群众可感可知的生活改善。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特别强调,要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提升消费结构。这是提高我国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有效性、针对性的关键所在,是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重要政策保障。
有效扩大居民消费依靠的是居民收入水平持续增长。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的扩大内需战略和相关政策,不仅要关注经济增长速度,更要注重增强经济增长产生的扩大就业效应、改善收入程度和优化消费结构的综合效果。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消费结构正加快从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变,对于改善生活质量的文化、教育、医疗、休闲、养老、旅游等服务业的需求处于快速增长周期,有着巨大的民生消费潜力。一方面,在向高收入国家发展过程中,影响经济长期潜力的人口生育和老龄化问题愈发明显,当前的生育和养老政策还缺乏足够的有效性,在教育成本、假期保障、住房支持、税费减免、服务保障等方面,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不强,鼓励生育、发展养老事业的社会氛围尚未充分形成。另一方面,当前人民群众对于上述领域消费需求旺盛,有着巨大的投资、扩张和升级必要,迫切需要各级政府从要素获取、政务服务、劳动就业等方面给予财政、金融、产业、土地等相关政策支持。
发展促进消费和改善民生的相关生产企业和服务产业是综合性公共政策,涉及政府、社会、单位、家庭、个人等多方主体,涵盖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需要政府部门间、不同层级政府间政策的协同性、关联性和耦合性机制,才能实现一揽子政策的整体性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快发展二、三产业中的现代生产、生活型产业作为重点领域,加快改善营商环境、构建市场体系、完善相关法规、吸引外商投资等经济社会领域综合改革。以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为重点,为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企业主体提供更多有效的增量扶持政策,促进新型消费业态开花结果、各类服务业枝繁叶茂,使其成为扩大新就业群体、吸纳普通转岗就业劳动力的庞大蓄水池,促进国民经济尽快进入就业、增收、扩大消费、提升生活质量的新发展周期。
在应对老龄化、少子化的发展领域,相关增量政策要更加协调、系统、有强度,大力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托育产业。加快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减免生育假期期间社会保险费、提高新生儿医保报销比例、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报销范畴等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提供生育妇女灵活就业岗位、采取弹性上下班等方式减少父母工作和家庭的时间冲突;将托育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免费课后服务、完善母婴服务设施等帮助减轻生育难题和养育负担。面对未富先老的严峻挑战,要加快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管理,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和抗风险能力,以中央政府组织和牵头,各方筹措和投入,将更多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纳入养老保险体系,实现应保尽保。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提升公办养老机构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鼓励企业根据老年人需求,开发健康食品、智能穿戴设备、适老化家居产品等多样化产品,以及提供家政服务、健康管理、心理咨询等个性化服务,通过银发经济的发展,创造老年产品设计师与工程师、健康顾问、旅游规划师等多样化、个性化的就业岗位,在增强老年产业就业创造能力的同时,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