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1771威尼斯.cmApp
11月19日,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张国梁,副厅长、省林业局局长王国臣走进江苏《政风热线·我来帮你问厅长》全媒体直播节目。围绕野猪话题,王国臣表示,根据监测,江苏全省共有野猪1.1万头,2023年野猪被调出“三有名录”(《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后,各地政府都安排了人力、物力和资金对野猪种群进行调控,但由于各个地方投入的资金不一样771771威尼斯.cmApp,一些地方野猪的增长速度还大于调控力度,也就是野猪仍呈上升趋势。
在江苏,南京的野猪曝光率最高。根据南京市绿化园林局的数据771771威尼斯.cmApp,该市的8个行政区有野猪分布,各监测区域野猪种群密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从2021年的每平方公里3.24头,增加到2023年的4.43头,而南方丘陵地带野猪调控密度的标准是每平方公里2头。目前,南京的野猪种群主要分布在玄武区紫金山、浦口区老山、溧水区无想山、江宁区汤山等,野猪不仅出现在都市街头,更横行乡野农田。
据王国臣介绍,江苏省也做了一系列具体工作。一是加强种群监测,在野猪出没的地方,全省架设了四百多台红外相机。根据监测,全省大约有11700头野猪,主要分布在宁镇扬、无锡、常州的丘陵山区,虽然只占全国的0.6%,但由于江苏人多地少771771威尼斯.cmApp,野猪生活的区域和人类生活的空间重合度较高,所以野猪的出镜率、曝光率相对较高。二是加强预警提醒,在野猪出没的山林,通过设置警示牌、智能语音提醒的方式,提醒人们注意野猪的危害。
同时,加强对种群的调控。从2023年野猪调出“三有名录”后,各地地方政府都安排了人力、物力和资金对野猪种群进行调控,但是调控有差异性。南京紫金山地区在2021年每平方公里的野猪数量大约9头,通过调控今年降到了4头,调控的效果比较明显。但由于各个地方投入的资金不一样,一些地方野猪的增长速度还大于调控力度,也就是野猪还呈上升的趋势。
771771威尼斯.cmApp
首先,词语与观念之间并不是简单固化的一一对应关系。有某个词语和某种表述,当然就会产生某种观念,但某种观念却并不一定只由某个词获得一种表述。比如“内圣外王”这个词和表述来自道家经典《庄子》的《天下篇》,但这个词又往往被用来阐述儒家经典《大学》中的“修齐治平”观念。也就是说“内圣外王”这个观念,既可以用这个词本身来表示,也可以用“修齐治平”来表示。
其次,要看所提思想的文化背景和思想层次问题。西方“人权”概念提出的背景是神权和封建专制对个人权利的压制,因此人要抗争,以争取权利。而中国古代社会情形和思想从总体上是天人合一、君民一体,民本思想影响很深远。统治者必须给民众以生存权、财产权,必须关注和保障民生,因而“人权”其实是中华文化、文明的应有之义。中国古代虽没有“人权”一词,但却有“人权”理念。
陈仁仁:中华典籍中有很多人权理念。单以儒家为例,“仁者爱人”“仁者人也”的思想771771威尼斯.cmApp,把关爱他人的“仁爱”精神当作人的本质属性771771威尼斯.cmApp,以及《易传》以“仁义”为“人道”,是人道主义和人权观念最深层的人性和人格基础。孔子“厩焚”“问人不问马”,孟子所谓“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以及“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表明对人生命的尊重和生存权的维护。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是平等受教育权的一种表现;孟子所谓“制民之产”则是对民众财产权的保护;荀子所谓“人最为天下贵”,是对人价值的充分肯定;“民本”思想则是人权理念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集中体现。这些人权理念是中华文明之所以为“文明”的重要基础。只有基础打牢了,文明发展才能持续。
陈仁仁:在我看来,此次面向海内外征文对推进中国当代人权事业发展有两个方面的特殊意义:一是加强对中国人权话语体系建设之学理基础的研究,尤其是通过发掘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人权理念,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提供历史经验、智力支撑,进而增强文化自信、文明互鉴;二是提升全社会对人权的思想认识,增强尊重和保障人权意识,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
中外学者从不同视角解读和研究了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并有诸多新突破和发现。首先是文献方面的拓展和突破,本次会议论文涉及的中华典籍除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外,还涉及新出土文献和法律文书、古代律令等;其次是研究成果方面的发现,如从理论上广泛揭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各种人权意识,包括生命权、生存权、发展权、自由权、财产权、人格权、尊严权、环境权等;同时从古代典型案例、文献和历史故事中发掘出不少具体领域的人权理念,比如秦汉简牍文献中的女性恤刑理念,具体律令和法律案件体现的“恤贫”“恤弱”“恤幼”观念,以及官箴法律文化中的人权理念等。
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人权理念和智慧,通过系统深入的研究,必定能对当前诸多人权问题提供有益启迪。崇尚和平,主张“和而不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和平权或者和谐权是现代人权的重要内容,中华文化必定能以“同人于野”“类族辨物”的广泛团结和求同存异精神,实现个体和集体的人权。当然,对于当今面临的人权问题,需要作具体深入的研究,中华文化不一定都能给出标准答案,但一定能为人权进步与发展贡献丰富的思想资源。(完)
详情